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
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家庭的影响:家庭是幼儿成长的摇篮,家庭通过各自的价值标准塑造着孩子的行为。父母的教养方式和家庭氛围对孩子的攻击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民主型的教养方式下长大的孩子具有健全的个性和良好的行为方式,很少有行为问题。而采取放任型教养方式的父母,由于采取忽视的态度,当孩子偶尔出现攻击行为时,父母放任自流而不是加以制止,于是便助长了幼儿攻击行为的进一步发展。
2. 挫折和挑衅:根据挫折-攻击理论,剧烈的挫折可能激发直接的、指向挫折来源的攻击行为;而较弱的、来源不明的挫折则只引起间接性、替代性的攻击行为。当人们受到他人直接的挑衅或被激怒时,往往不会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而会以牙还牙、以眼还眼。
3. 诱因:诱因是与挫折来源以及总的攻击行为相联系的刺激。厌恶性刺激诱因和奖励性诱因都可能引发攻击行为。此外,示范性诱因也是攻击行为的影响因素之一,做出攻击行为的榜样的示范作用,能够诱发观察者对榜样行为的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