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集微网消息,4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家知识产权局局长申长雨、国家知识产权局副局长胡文辉、中央宣传部版权管理局局长王志成介绍2022年中国知识产权发展状况,并答记者问。
申长雨介绍,2022年全年授权发明专利79.8万件,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9.4件。中国申请人通过《专利合作条约》(PCT)途径提交国际专利申请7.0万件,通过《工业品外观设计国际注册海牙协定》提交外观设计申请2558项。核准注册商标617.7万件,收到国内申请人提交马德里商标国际注册申请5827件。新认定地理标志保护产品5个,新核准地理标志作为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514件。作品、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量分别达451.7万件、183.5万件。授予植物新品种权4026件。集成电路布图设计发证9106件。
在服务关键领域、科技攻关、助力科技自立自强方面,申长雨答记者问表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们将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一步健全以国家需求和用户满意为导向的专利审查政策,提高审查质量效率,使获权更便利、权利更稳定。同时,扎实开展知识产权促进“强链”“护链”行动,推进专利链与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推动知识产权贯穿科技研发、技术转移、商业转化和利益分配全链条,促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性。
申长雨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知识产权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的“加强知识产权法治保障,形成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这一部署要求,统筹推进各类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和制度规则的制修订工作。
一是加快推动完成专利法实施细则修改,促进专利开放许可、实用新型明显创造性审查、外观设计明显区别审查等新修改内容实施,积极推进实用新型制度改革,做好我国加入海牙协定后的审查管理,全面融入全球外观设计体系。
二是加快新一轮商标法的修改论证,着力解决商标领域恶意抢注、大量囤积等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三是修改完善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适应大规模集成电路发展需要,助力芯片产业做大做强,服务数字经济更好发展。
四是加快地理标志专门立法,协调地理标志专门保护和商标保护两种模式,制定地理标志统一认定实施方案,实现地理标志认定统一入口、统一出口,更好发挥地理标志在促进特色产业发展、乡村振兴和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五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基因技术等新领域新业态知识产权规则研究,助力相关领域创新发展。同时,积极参与知识产权国际规则制定,更好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助力高水平对外开放。(校对/韩秀荣)